槍擊爆頭、匕首猛扎、血肉橫飛……前幾天,北京市民王先生撇了一眼正在大呼小叫玩一款熱門網絡游戲的兒子,發現游戲里充滿了槍戰、刀戰,畫面還十分逼真。聯想到最近讀初二的兒子嘴里都是打打殺殺的,王先生覺得找到了癥結,態度堅決地要求兒子刪除這款游戲。
“太暴力了,這樣的游戲根本不適合未成年人玩,應該對游戲進行分級?!蓖跸壬f。實際上,今年全國兩會期間,已有多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,建立健全游戲分級管理制度。
在當前網絡游戲快速發展的現狀下,制定分級制度是否必要?如何建立適合我國的分級制度?對此,《法治日報》記者進行了采訪。
游戲內容少兒不宜
但受未成年人追捧
來自廣東廣州的李先生最近也在為兒子玩網絡游戲而頭痛——孩子不僅玩的時間太長,還沉迷其中,而且一些游戲過于暴力和血腥。
事情還要從今年過年說起。過年期間,上初中的兒子小李整日將自己關在房間里,出房門主要是為了吃飯和上廁所,不愿意走親戚和出去玩,時間都用來打游戲。
有一次,李先生推門而入,發現電腦屏幕上,兒子扮演的男主角手持機槍,正對著一群“喪尸”瘋狂掃射,所到之處盡是血污。
如此暴力、血腥的場景讓他感到十分不適,他立即叫停,“這是中學生該玩的游戲嗎?不許再玩了!”
盡管兒子解釋說這都是假的,但李先生依舊認為小孩子不應該接觸到這類游戲——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為舉止,“孩子的童年應當是歡聲笑語,而不是充斥著暴力”。而小李則認為父親大驚小怪,思想落后,玩這類游戲可以舒緩自己的學業壓力,自己有辨別能力,不可能玩個游戲就變得暴力了。
還有多位家長向記者反映,除了暴力外,一些網絡游戲里的人物,衣著較為暴露、動作搔首弄姿、語言帶有性暗示,屬于少兒不宜的網絡游戲。
來自天津的初中生小唐是一款多人在線競技網絡游戲的忠實玩家,他很喜歡這類游戲,經常為其中角色購買皮膚。小唐說,游戲里面的女性角色技能很炫酷,推出的皮膚也很好看,“雖然衣著確實有些暴露,但畫得太好看了,我總是忍不住購買”。
記者注意到,當前一些游戲在下載、登錄界面會標注適齡提示,比如16歲、12歲、8歲。小唐玩的多人在線競技網絡游戲適齡提示上寫著“適用于年滿16周歲及以上的用戶,建議未成年人在家長監護下使用游戲產品”。
記者試玩了另一款適齡提示為16歲+的角色扮演經營游戲,玩法核心是戀愛、約會系統,玩家扮演的女主角可以跟游戲內角色交往時進行甜蜜約會、手機互動,同時搭載短信、通話、朋友圈及公眾號功能,還原了現實約會。
游戲玩家“甜甜”告訴記者,一起玩這款游戲的好友中有不少是中小學生,在游戲中的戀愛環節很容易被帶進現實;有些玩家還會按照游戲內“男友”的標準在現實生活中談戀愛,陷入早戀而無心學習。
適齡提示無強制性
呼吁建立分級制度
2020年12月,針對網絡游戲的合規出版以及合理使用,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(CADPA)發布了《網絡游戲適齡提示》,為青少年用戶提供更多樣的保護方式。
該提示有三部分:對適齡提示符號進行了規定,以綠、藍、黃為代表,分別代表8+、12+、16+這3個年齡段;細化了標識符的使用需求,明確了下載渠道、展示時長、大小比例、更新頻率等標準;標識符應用場景的明確,即適齡提示標識須放在具有能見度和可視性的界面位置。
該標準目前也廣泛被國內各大游戲廠商所采用。但適齡提示不等于游戲分級,也沒有強制性。
北京盈科(上海)律師事務所互聯網法律事務部主任謝連杰說,我國現階段沒有明確的網絡游戲分級制度,CADPA進行網絡游戲的審核與分級工作時,僅有年齡的審核,游戲內容則在游戲出廠前通過《游戲審查評分細則》進行發行審核,這些只是一個最低門檻,并沒有真正對游戲內容進行具體的分級。
“未成年人的心理和認知能力處于成長階段,他們的價值觀和認知方式與成年人有很大的差異,應當對網絡游戲進行分級管理?!敝x連杰說。
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律師馬麗紅介紹說,國外游戲行業普遍采用分級制,覆蓋兒童、青少年和成人,特別是為成人年齡組添加詳細內容描述,存在標注為“18+”的含有色情、暴力、犯罪等內容的限制級游戲。而“適齡提示”是對我國嚴格、規范的內容審查制度的補充和完善。所有游戲都要充分考慮未成年人接觸后可能產生的影響,都要經得起家長和社會各界的檢驗。
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、北京市教育法治研究基地執行主任姚金菊認為,我國青少年是數字世界成長起來的一代,也是網絡游戲的主要用戶群體。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,無論是網絡游戲產業的優化和治理,還是網絡游戲產品的評測和傳播,都需要國家建立游戲分級制度。這種制度既能為未成年人的游戲行為進行法律端的保駕護航,又有助于消解社會層面對網絡游戲污名化的現象,更能夠給網絡游戲行業提供一份清晰的制作標準,從而提升網絡游戲行業的自查度、自律性和社會責任感。
謝連杰對此也表示認同。他說,隨著游戲行業的迅速發展和普及,游戲中的暴力、色情等不良內容的泛濫也日益嚴重。而未成年人由于缺乏心理成熟度和判斷力,容易沉迷于這些不良內容,給身心健康帶來負面影響。有資料表明未成年人犯罪中存在不少暴力犯罪,而其中因為沉迷暴力游戲而導致的犯罪迫切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。因此,采取分級管理,對游戲內容進行適度的審查和過濾,可以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,防止其接觸到不良內容。
“游戲分級管理可以讓兒童得到保護,讓開發者或創作者的思想不受約束,完善的游戲分級管理是非常必要的?!瘪R麗紅說,一方面需要更貼合未成年人心智實際情況的分級管理制度,另一方面也要認識到,相同年齡的未成年人之間也可能存在較大心智差異,無法寄希望以分級管理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。
細化標準便于執行
與心智發展相匹配
我國的游戲分級制度該如何建立呢?
姚金菊建議,應該在充分調研國內游戲產業現狀的前提下,適度參考國外成熟經驗,對不同年齡階段可以接觸到的游戲內容作出調整,盡力做到游戲分級標準與當前未成年人的心智發展水平相匹配。
“具體到制度設計,首先要厘清政府部門之間的權責關系,明確主責職能部門?!币鹁照f,接下來,在處理游戲產業的監管問題時結合我國實際情況,不宜直接干預和采取強硬的法律管制,而應該采用規范引導的監管方式,出臺標準清晰的規范對游戲內容進行分級,避免“一刀切”式的監管,保留企業創新研發新產品的活力和空間,引導行業自律。
在馬麗紅看來,盡管《網絡游戲適齡提示》已經明確“適齡提示”納入游戲版號申報要求,然而仍然有諸多問題尚待確定,這也是游戲分級管理未來的完善方向。如相關申報審批工作將由誰來執行?已經運營的游戲如何完善“適齡提示”?“適齡提示”的執行具有多大程度上的強制性?
謝連杰認為,為了更好地保護未成年人,分級制度需要建立并不斷完善和更新。從游戲制作商角度來說,在觀念導向上應禁止不良內容出現;在制作品質方面,禁止出現驚悚等不良聲響;在游戲互動性方面,禁止出現謾罵、惡意人身攻擊等現象。
“從監管角度說,可以參考國外相關分級制度,普遍遵循行業自律,建立適合我國的游戲分級制度,促進我國網絡游戲的分級發展與管理。提供游戲下載的平臺,必須嚴格執行國家規定,及時、有效監管網絡游戲。用戶及其監護人也應該加強自我監督?!敝x連杰說。
謝連杰呼吁,提高游戲分級準確性和客觀性。我國現有的玩家分類與國外的分類類似,均是以年齡進行分類,但依據年齡進行游戲玩家分類也不一定是最準確的。游戲玩家的分類不應只以年齡一個指標進行區分,標準雖然針對的是普遍群體,但仍應關注個性。在對玩家進行分類時,不僅要關注年齡,還應了解玩家各方面的認知基礎、內容接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,以制定更加嚴格的游戲評級標準,采用更加客觀、公正的評估方法,確保分級結果更準確、更符合實際情況。
在馬麗紅看來,除建立網絡游戲分級管理、實名認證等制度之外,如何形成社會合力,校正一些未成年人錯誤的游戲觀,也是解決問題、實現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必要之舉。(來源:法治日報)
本報記者 韓丹東
本報實習生 王意天